除通道不同外,M.2的接口宽度也不同,但长度有2242,2260和2280三种,PCB越长,颗粒越多,容量越大,主要看主板M.2支持什么规格,目前常用的规格是2280。
在接口上,M.2接口固态硬盘无疑更好,体积轻,可以灵活接入各种超极本。然而,主板需要支持M.2接口。购买M.2接口固态硬盘时,需要注意走什么通道,是PCI-E还是SATA通道。注意速度,优先选择PCI-E通道。毕竟走SATA通道的M.2接口固态硬盘和普通SATA接口固态速度差别不大。
广州苏盈电子科技-M.2通信接口
M.2接口固态硬盘将是未来的趋势,尤其是M.2NVMe固态硬盘。但对一般用户而言,普通SATA接口固态和M.2接口走SATA通道通道的固态已经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。建议M.2NVMe追求性能,当然价格更贵。
M.2接口,原名NGFF,全名NextGenerationFormFactor,比mSATA硬盘还要小,基本长宽只有22x42,单面厚度2.75mm,双面闪存布局只有3.85mm厚,但M.2具有丰富的可扩展性,可达110mm,可提高SSD容量。
M.2接口可以同时支持SATA和PCI-E通道,后者更容易提高速度。早期的M.2接口使用PCI-E2.0x2通道,理论带宽为10Gbps。但在9系和100系芯片组之后,M.2接口现在完全转向PCI-E3.0x4通道,理论带宽达到32Gbps,远高于之前的水平,大大提高了SSD的性能潜力。M.2接口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总集。我们常见的M.2硬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根据类型和用途的不同,它可以分为A/B/C/D/E/F/G/H/J/K/L/M,其中A和E常用于WiFI/BT无线模块、NFC模块、WiGig模块等。B和M可以用于SSD,而我们常见的2242/2260/2280/22110。
以前EMC存储Vmax产品都采用了FC盘,直到2014年推出Vmax3时才将这款FC盘转换为SAS盘。使用SAS盘后,所有的SAS或SATA盘都可以通过SASExpander组成一个后台磁盘存储网络。
在并行数据传输过程中,由于信号的干扰、差异造成的数据采样问题,并行传输不能提高时钟频率。在低电压差分传输过程中,不存在采样相位差的问题,并且可以采用非常高的时钟频率来传输数据,所以串行传输的性能要比并行传输高得多。串行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目前并行总线问题,SCSI、PCI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。
广州苏盈电子科技-M.2通信接口
所以,SATA是在ATA基础上发展而成的,在SCSI上发展成SAS,PCIExpress是在PCI基础上产生的。
SATAe接口采用PCIe通路进行数据传输,提高传输性能。SATAe标准可直接采用原始SATA接口,通过AHCI实现数据访问;也可以通过PCIe接口,实现NVMHCI接口的数据传输。SATAe接口只能支持SATA和PCIe,所以属于一个过渡标准,将来可以用SFF-8639接口代替。当前,Intel已不再支持SATAExpress界面。
因为SATA盘中间空置,因此,SATA可正常连接到SAS背板连接器。即SAS可以与SATA兼容。因此,在当前主流存储系统中,将采用SAS背板,SASExpander,在这样的SAS网络中使用SATA硬盘。用这种方式存储系统,主要考虑到SATA盘的价格便宜,容量又远大于SAS盘。M.2接口和SATA接口谁的传输速度快"大多数人都会说M.2的速度很快,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哦,只有走PCIE总线信号的M.2速度才快,走SATA总线信号的传输速度和SATA接口的硬盘的传输速度是一样的哦,所以选择的电脑的小伙伴要看清楚哦.
虽然MSATASSD的体积很小,但是与M.2接口的固态硬盘相比,它还是没有什么优势。与mSATA一样,M.2标准SSD也可以配置单侧NAND闪存颗粒,也可以采用双面方式,其中单侧板的总厚度只有2.75mm,双面厚度也只有3.85mm。与之相比,mSATA的体积劣势明显多,51mm×30mm的尺寸让mSATA在面积上并不占优势,而4.85mm的厚度与M.2相比也显得较厚。同样,M.2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,即使是在同样大小的情况下。
M.2接口,是一种新型的主机接口方案,可兼容多种通信协议,如sata、PCIe、USB、HSIC、UART、SMBus等。
广州苏盈电子科技-M.2通信接口
M.2接口,它是Intel推出的一种新接口规范的替代品,它为超极本量身订做了新一代接口标准,用来取代的mSATA接口。不管是尺寸更小,还是传输性能更好,采用PCIE总线的M.2都比mSATA要好得多。
微分信号的阻抗:85OHM。
阻抗连续性:保证差分走线有一个完整的GND平面作为参照。
VIA要求:VIA不超过3台,每台VIA旁有GND通道。差分长度控制在5毫秒以内。封装制作时应预留好M.2螺钉孔。